觀察家具有專業能力可執行生物調查與監測的類群包含陸域動物(哺乳類、兩棲類、爬行類、蜻蜓、蝴蝶等)、植物(陸域及水生植物)、淡水域動物(魚類、蝦蟹類、水棲昆蟲及螺貝類)、海域鯨豚調查與監測。
觀察家的優勢與特色
觀察家專注於生物調查與監測,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生物調查與監測服務。累積超過20年的豐富野外經驗,籌組陸域動物、植物、水域以及海域生物類群之專業團隊,擁有強大的物種辨識能力和人力資源,提供可靠的調查及監測數據,並將調查數據整合、轉譯為清晰的圖文,做為專業諮詢、溝通的橋樑。
觀察家重要實績
(1) 植物生態
觀察家2024年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進行水生植物調查暨保育,篩選潛在棲地補充調查,確認水生植物分布現況(含93種稀有及關注植物),指認8處高威脅棲地,依此證據提出保護建議,持續推動水生植物保育實務。

(2) 水域生態
觀察家自2019年開始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推動大不岸溪縱向阻隔改善試驗,於試驗工程施工前、後進行水域調查監測,發現最下游固床工落差改善後,整體溪流的魚蝦蟹類多樣性增加,且改善成效以中上游更為明顯。

(3) 動物生態
觀察家自2023年起,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進行木瓜溪初英華隆高灘地鑲嵌地景規劃,從大尺度評估動物廊道連結需求,及小尺度盤點森林、草地、濕地、流動水域等不同棲地之物種組成,作為鑲嵌地景配置與改善策略的基礎。其中,森林標的物種包含臺灣山羌、食蟹獴等;草地標的物種包含環頸雉、黑頭文鳥等;濕地標的物種包含柴棺龜、中華鱉等。後續行動優先從濕地環境及森林棲地改善開始。

(4) 海域生態
觀察家自2020年起執行海洋保育署「鯨豚觀察員專案管理計畫」迄今,對台灣鯨豚觀察員制度有極高的掌握度,並擁有豐富的專管計畫執行經驗。此外,也自2020年起,執行台灣西部沿海白海豚族群生態監測、水下活動監測、水下聲學數據分析等計畫工作,具有豐富的鯨豚研究、監測、保育政策研擬推動實績。